
二、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手法浅探
接上篇文章的内容,我们继续探讨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
描写,是以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是诗词记人、叙事、写景的重要表达方式。
描写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包括人物、感官、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它可以是朴实无华的白描,也可以是运用修辞和表达技巧的描写。可以是正面的直接描写,也可以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现。但这里所强调的描写,更多的是关注其本质,而非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常归类于表达手法,比如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等。
例如,宋代的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通过“家家雨”和“处处蛙”等环境状态的描述,以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等待友人时的焦虑和无聊。
又如辛弃疾的《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宿鹭窥沙孤影动”和“笑背行人归去”等简洁明快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勾勒出了白鹭的动态和神态,以及浣纱女淳朴羞涩的形象。词中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如“柳边飞鞚”的动态描写与“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的静态描写,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再来看一首原创诗歌《路遇》:迎面走来一人,特别引人注目。他端肩腆肚,左臂皮包,形象特征鲜明。小分头、大长脸,眼角微垂,透露出一股熟悉感。这首诗歌采用了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手法,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诗歌的简练语言也极具张力,深化了韵味和深度。诗无达诂,以上解读只是个人之见,诗友们若有高见,欢迎共同探讨。
以上是对诗词中描写手法的一些浅探,由于篇幅所限,不能详尽所述,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还望诗友们多多包涵并指正。于晋南2025年5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