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人问询:老人家,这牛是您家的吗?
老人家回答:不是,是借的。
路人好奇:从哪里借来的呢?
老人家回答:从陶家借的。
路人继续问:这地是您家的土地吗?
老人家有些无奈:也不是,是租的。
路人追问:那您是从哪里租的地呢?
老人家叹了口气:是从陶家租的。
路人关心:这地里打的粮食是您自己的吧?
老人家实话实说:不是,还需要交租呢。
路人困惑:交给谁呢?
老人家回答:还是交给陶家。
路人有些不解:那么剩下的粮食应该是您自己的了吧?
老人家解释:嗯,但这些粮食要卖了换钱。
路人疑惑更深:换的钱应该是您自己的了吧?
老人家神色凝重:不是,要用这些钱去还。
路人追问:还给谁呢?
老人家黯然神伤:还是还给陶家。
路人感叹:您这样一年到头,岂不是什么都没剩下?
老人家默然不语,仿佛陷入了沉思。许久后才回答:“也许真的没剩下什么。”
路人追问:“那么剩下了什么呢?”
老人家缓缓吐露出一个字:“债。”欠债之后会怎么样呢?“这笔债能还得清吗?”老人回应:“我虽然还不完,但还有儿子和孙子。”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呢?老人家沉默不语,只留下这句古诗作为最后的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