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古诗中的二十四节气——处暑
大家好,我是聊城市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小志愿者刘蘅仪。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
处暑,意味着暑气的结束和凉爽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紧随立秋之后,反映了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季节变化。处暑之“处”,有终止、躲藏之意,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逐渐下降。
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秋曲江感怀》。诗中描绘的早秋时节,带着暑气的浓云逐渐消散,秋意渐浓的凉风开始吹拂大地。这种情景正好映处暑节气的到来。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描绘的是暑气消散、凉风初起的景象。接下来的诗句“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则展示了池塘里荷花结莲蓬的画面,透露出秋天的萧瑟之意。
诗人在此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在欣赏美景的也感叹时光的流逝。“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描绘的是早秋的曲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处暑节气的含义和古人对节气的感悟。
处暑节气,标志着暑热的结束和秋日的开始。在这个时节,我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保养,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