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出门散步,走到十字路口时,看到那里着一大群人。心中不禁好奇,究竟在卖什么这么火热?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排队烧纸。
转念一想,今天是农历的十月一日,也就是鬼节。天气逐渐转寒,人们不仅需要为自身添衣保暖,还传统地认为需要为阴间的亲人送去寒衣。这一习俗在民间被称为寒衣节。据史载,这一天,人们会制作五色纸衣,对于新亡者则用白纸制作,称为新鬼不敢衣彩。如今则常用包袱代替纸衣。
在古代,送寒衣的仪式十分讲究。对于宅府门第而言,送寒衣前先在祠堂进行,供品多为三碗水饺,但富者则不受此限,供品丰富多样。焚香时,全家按照尊卑长幼行四叩首礼,寓意“神三鬼四”。
祭罢之后,人们会将寒衣送至坟前焚烧。简单的做法是将寒衣拿到门口焚之,或晚上在门前焚烧;而庄重的做法则是将寒衣封包,并在包封上写上收寒衣人的姓名、行辈以及寄发人等信息,仿佛现在的寄快递过程。
过去人们烧纸、送寒衣时,习惯在路边或十字路口烧纸,希望以此方式将钱和寒衣送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寒衣节过后,路边随处可见烧过的灰堆,不仅不卫生,还存在火灾隐患。如今,环卫部门已设置了铁质灰炉,公民素质也有所提高,人们自觉排队烧纸,秩序井然,令人感动。这一传统的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