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小课堂:己溺己饥
【成语释义】:当别人遭受饥饿或落水时,仿佛自己也同样经历。这个成语用以形容者或物对百姓痛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并视解除困苦为己任。在古代文献中,它描绘了一种深切的爱民之情和对民间痛苦的感同身受。
【成语来源】:“己溺己饥”源于《孟子离娄下》,此书讲述了两位古人对天下的关切。一个是稷,听闻天下百姓有饥饿时如同自己饥饿;另一个是禹,听闻有人落水时仿佛自己也正在水中挣扎。他们心怀天下,急群众之所急。
【成语用法】:主要用作宾语,表示一种爱民如子的情怀。
【近义词】:己饥己溺,表示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责任。
【反义词】:无
【成语故事】:上古时代,稷以耕种著称,深受尧的信任,被任命为农师。禹则因治理洪水有功,被尊为英雄人物。在战国时代的孟轲眼里,他们都体现出了一种”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强调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和责任感。
【成语例子】:员应当有己饥己溺的精神境界,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为百姓谋幸福。无论是面临灾难还是困苦,都应以的利益为重,体现出真正的为民情怀。
【成语接龙】:己溺己饥→饥寒交迫→迫不及待→待月西厢→厢房古道→道听途说→说千道万→万众一心→心领神会→会逢其适适可而止等等。每一句都凝聚着古人智慧和对生活百态的描绘。在这个成语的背后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让我们铭记这一成语所传达的深意并时刻保持一种为服务的热忱心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