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元夕赏析
在东风夜中,千树繁花盛开如放烟火,焰火更如星雨飘落。街头巷尾,宝马雕车溢满香气,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凤箫声声入耳,玉壶光影流转,整个夜晚,鱼龙舞表演热闹繁华。
女子们头戴蛾儿雪柳,身着黄金缕衣,笑语盈盈,香气袭人,在人群中游走。主人公则在其中千百次寻找他的心上人,然而始终未能如愿。正当他感到失落时,却意外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之处。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难以确定,但据推测可能写于辛弃疾在临安或带湖的时期。尽管带湖是个偏僻之地,但这并不妨碍辛弃疾通过创作来描绘繁华热闹的元宵景象。实际上,词人并不一定要真有其事、实有其景,有时只是将过往生活经验提炼出来,创造一个情景便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词语。
此词中的“那人”并不仅仅指爱人,也可以代表人生理想、大事业或大学问。每个人生中都有一个追寻的目标,而辛弃疾通过描绘元宵节追寻爱人的情境,表达了对人生追寻的永恒主题的思考。
元宵节盛况象征着喧嚣的红尘,而盛装出行的女子则如同万紫千红。这一切都没有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那人”。只有找到“那人”,世界才变得有意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该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繁华与宁静的对比中,凸显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梁启超曾评价此词为“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而王国维则将其中的境界比作人生中的三重境界。可见此词之深意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