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立春古诗,感受古诗大全的魅力与韵味

立春节气及其文学印记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位,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立,意为开始;春,则代表着温暖与生长。节气最初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斗柄指向寅位时即为立春。现在的节气则是根据太阳黄经的度数来确定,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便是立春,一般在公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在干支纪年中,以寅月为春季的开始,立春为岁首,意味着万物起始,一切更生。

在传统观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寓意,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自然界中,立春最明显的特点是万物开始复苏。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可以明显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节律有所不同,因此立春对于许多地区而言只是春天的序曲,万物尚未完全复苏。

在浩瀚的诗海中,二十四节气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立春更是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立春日作》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尘满青衫人已老。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似瞿塘关上草。

春来年年盼美好,银旛醉倒试新帽。

今朝又添一岁华,人间岁月催人老。

《儋耳春词》苏轼

春牛犁地春风来,海上无限风光好。

春日阳光染桃花,红似人皆晓。

春幡飘飘酒醒时,一阵春风拂面来。

天涯此时不孤寂,杨花飘雪映春辉。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辛弃疾

彩胜插鬓春光好,韶华争上春风鬓。

回忆往昔如梦远,新春恨事常萦绕。

借问春光何日来?花开迟来又近早。

花期虽定风雨变,惟愿春光常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