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起源
远古时代流传着一个关于“年”兽的故事。这只怪兽长有尖角,凶猛异常。据说,“年”兽常年栖息在深海之中,每逢除夕之夜,它便上岸侵袭,吞噬牲畜,伤害人类。
每当除夕来临之际,村落里的人们会携老带幼,纷纷逃离家园,躲入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有一年除夕,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向村民们传授了驱赶“年”兽的方法。
当“年”兽像往常一样准备进村肆虐时,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年”兽听到这声音,浑身战栗不止,不敢继续前行。原来,“年”兽最怕的是红色、火光和声。
于是,人们纷纷穿上红衣,点亮红灯,燃放鞭炮。“年”兽见状,惊恐万分,最终逃回了海底。从此,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燃放爆竹,灯火通明,守夜迎新。正月初一,人们走亲访友,互致新年祝福。这一风俗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中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
关于历法的起源,“年”的概念最初与农业生产的周期紧密相关。在古代,人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确定时间单位。谷物从播种到收获的一个周期被人们称为“年”。据《说文禾部》记载:“年,即谷物成熟之意。”
据历史考证,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年”的概念,但当时的历法与现今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法不断得到完善,“年”的时间定义也逐渐精确化。它成为人们生活里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庆祝周期。在农历中,一年通常以正月初一作为起点,至腊月三十(或二十九)为终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过年习俗和文化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