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初夏炎热,海滩度假成为市民热门选择
这个季节海洋中的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近日,深圳大梅沙海域出现了大批海洋生物,让许多游客措手不及。这些神秘的海洋生物被人们描述为:“像塑料袋又像气球”,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深圳盐田区大梅沙海域出现大量水母群的消息已经引起热议。据当地的浆板教练介绍,在进行训练时发现了大面积的水母群,特别是一种红色水母,其透明的触须看似隐蔽,但实际上极具危险性。下海游泳的游客们需要格外小心,避免被这些水母的触须蜇伤。尽管在沙滩上可能看不到这些水母的存在,但它们主要在防鲨网及周边海域活动。
大梅沙海滨公园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4月1日起,公园已经开始通过广播系统向游客发出安全提示,提醒游客在防鲨网内的游泳区游泳。从事海洋环保工作多年的刘志冰指出,这些水母的出现可能与海洋环境的变化有关,例如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水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正是水母和繁殖的季节,我国沿海存在多种有毒的水母。一旦被蜇伤,伤口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疼痛、水肿等症状,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如果不慎被水母蜇伤,应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水母的触手;用海水冲洗伤口,避免受伤部位;用40至45摄氏度的热水浸泡或淋浴缓解疼痛和损伤;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享受海滩乐趣的一定要注意安全,尊重海洋生态,切勿被美丽的外表所迷惑。信息综合自广州日报、深圳新闻网、深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