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寓意和来历简短

压岁钱的寓意和来历简短

过年期间,长辈们会向未成家的晚辈赠送压岁钱(红包),小伙伴们了解这个红包习俗的起源吗?

早在秦汉时期,出现了一种形似钱币的物品,被称作“厌胜钱”,也称作“压胜钱”。长辈有时会将这种带有吉祥寓意的厌胜钱赠送给晚辈,以表达辟邪驱恶、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这种传统逐渐与新年相结合,演变成了现今的送红包习俗。

厌胜钱流传了数千年,其正面刻有各种吉祥词语,如“驱邪降福”、“天下太平”等,背面则多绘有龙凤、龟蛇、斗剑等吉祥图案。这些文字和图案的组合,传递出“辟邪趋吉”的愿景。虽然现今红包上的文字和图案有所变化,但这种寓意吉祥的理念却从未改变。

在明清时期,市场上除了金属铸币的流通,还出现了“宝钞”、“银票”等,特别是小额的“红纸零票”的出现,为红包文化的盛行提供了便利。随之而来的是用纸张制作的封袋,对红包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转型和替代作用。

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包文化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民俗。在春节期间,未成家的小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会欣然赠送红包,寓意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生活向往和祝福。

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局(馆)的官方微信“春秋”,作者为包昌善,制图师为陈纪初。此篇文章由上海发布。


压岁钱的寓意和来历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