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间在除夕之夜有守岁的传统习俗,也被称为“熬年”。其中,“除”字意味着“去旧迎新”,“夕”字则代表夜晚。“除夕”之夜,即代表着旧岁结束,新年即将来临。
守岁的风俗,充满了人们对逝去岁月的眷恋和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代表着家人团聚,共叙亲情,迎接新年的到来。
关于除夕的传说众多,其中最为流传的一种是:太古时期,出现了一种凶猛的怪兽“年”,它形貌可怖,人们一谈到它便感到恐惧。由于“年”总是在夜晚出没,人们选择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于是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除夕守岁的习惯。人们希望通过守岁,驱走一切不吉利的因素,迎接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吉祥。
除夕守岁是年俗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自魏晋时期起就有记载。在这个夜晚,家人团聚在一起熬年守岁,欢聚一堂,畅饮佳酿,共享天伦之乐。随着第一声鸡鸣,新的一年便开始了。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首先向家族中的长辈拜年祝福,然后走亲访友,相互道贺。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
这一传统逐渐盛行,至唐朝初期,唐太宗的“守岁”诗中写道:“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