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福源山的路径有三种。一种是徒步登山,从县城关出发,穿越起步、护国等地,最终到达王沙村;近年来,从王沙村新开通了一条乘车直达的公路,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行方式。另一种路径则是驾车从宁德市蕉城区的飞銮镇出发,经过岚口村等地,直达景区炊云寺的山门。
在晴朗的日子里,登上福源山的最高点,可以俯瞰宁德三都澳海域的壮丽景色,视野可延伸至罗源、宁德、连江、古田四县。这里自古就是重阳登高的热门地点之一。
炊云寺背后的洞是由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岩石上刻有红色的篆体字迹“天下有名山”。岩石凌空突出,下方左边供奉着的八仙,右边则是佛教的神灵。岩石左上方还有一个天然洞口通向蓝天,因此得名“洞”。
洞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形状犹如狮子张口,洞顶呈不规则状。东段有一石头突起像狮子,西段有一个天然孔道,呈圆锥形,孔长大约5米,顶部宽3至4米,俗称“孔”,因此得名洞。洞内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空气从孔逸出时,遇冷会凝结成云,如同炊烟袅袅上升,这也是洞另一个名称“炊云洞”的由来。
这个洞的奇特之处在于:洞口朝南开放,宽度约37米,高度2米,洞底稍微向外倾斜。整个洞的平面东西宽40米,南北深30米,总面积超过1100平方米,是全县已发现的360多个天然洞室中最大的一个。洞内还散布着10个天然圆窖,其中一些形状如钟,积水成潭。洞的东北角岩隙中涌出的泉水甘甜清澈,久旱不涸,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除了洞和炊云寺外,景区还有许多古迹值得一游。据记载,这里曾有仙人足迹,相传有吕道人在此修炼。山下的一泓潭水名为石八娘潭,俗称布袋漈,是五代时期石氏二女的投死处。福源山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是一个值得探索与发现的好地方。这里的山水纯净无污染,景色宜人,宛如人间仙境。福源山无愧于成为中房镇的自然文化遗产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