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折:深闺书香
晨光透过李府雕花窗棂,洒在十二岁的李清照手中,她踮起脚尖取下父亲书架上的《陶渊明集》。一旁的丫鬟举着绣绷打趣说:“又是闲书!”李清照调皮地躲过,躲到假山后阅读新书。这一幕常令父亲李格非会心微笑,尽管女儿不红,却对诗词情有独钟。
建中靖国元年,上元夜,李清照在相国寺灯市邂逅了太学生赵明诚。两人因共同爱好而结缘,赵明诚被李清照的才情所惊艳。两人的家庭背景不同,他们的相遇并非一帆风顺,背后隐藏着李格非与赵挺之两位朝臣的复杂关系。
第二折:诗词间的博弈
新婚夫妇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生活充满。秋日的阳光下,赵明诚拿出古物让李清照猜测年代,两人赌书泼茶,乐在其中。他们的生活中不仅有诗词歌赋,还有对历史的共同研究。政和四年雪夜,赵明诚为了筹金购买一幅名画而典当衣物,他们的感情在艰难岁月中愈发深厚。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遭遇了被贬的青州岁月。那些日子的经历如同庭院里倔强生长的野芍,成为他们共同回忆的一部分。
第三折:乱世流离
靖康二年的战乱打破了宁静的生活,李清照面对着艰难的选择和逃难之路。南渡途中她和丈夫相依为命,然而命运的无常让赵明诚病倒在船上。他临终前的嘱托让李清照坚定了保护金石古籍的决心。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南渡成功但失去了丈夫的陪伴和庇护。
第四折:孤灯下的回忆与期盼
晚年李清照生活在临安城临安城总是阴雨绵绵象征着她的心境。她回忆起与丈夫赌茶认字的欢乐时光以及后来的坎坷经历这些都化作《声声慢》中的凄美表达。在某个中秋之夜她梦见自己变回少女与父亲和丈夫共度的美好时光这让她心中充满温暖和怀念。临终前她将珍藏多年的《嵇康集》赠予邻家女孩并留下一句未完的话表达了她一生的经历和情感。窗外的钱塘江潮轻轻拍打着南宋的月亮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