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问题
预拌混凝土企业在进行备用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关注的是混凝土强度和经济效益。其中,混凝土强度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经济效益则是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决策略
1. 强度保证率: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密切关注胶凝材料的选择和搭配。通过实测胶凝材料的胶砂强度,结合数理统计技术,计算出胶砂强度的推定值,进而确定适用于该材料的水胶比,以确保混凝土强度的保证率达到95%以上。
2. 经济合理:在选择胶凝材料和进行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的价格、性能以及掺量等因素。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技术经济效果,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搭配和用量,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设计步骤
1. 确定原材料范围:根据企业常用的原材料,确定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砂、石等材料的品种和范围。
2. 建立强度与水胶比关系:通过混凝土试拌,建立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式,得到适用于该材料的二元一次直线方程。需要考虑直线方程的标准误差,以确保95%的保证率。
3. 验证和确定配合比:根据关系式计算得到的水胶比,进行混凝土的验证试拌,确定各项配合比参数及材料用量。需要进行耐久性等指标的验证,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对于分歧的看法
对于不同地区和技术人员对于备用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分歧,主要是因为对混凝土强度的理解和认知不同。事实上,混凝土的强度主要与胶凝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有关,而与骨料的硬度无关。在建立强度与水胶比关系时,应该关注胶凝材料的性能,而不是骨料的硬度。增加水胶比的个数可以提高直线方程的可靠性,但也需要考虑试验的复杂性和成本。在选择水胶比个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备用配合比设计需要关注混凝土强度和经济效益。通过实测胶凝材料的胶砂强度、建立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式、验证和确定配合比等方法,可以选择出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材料搭配和用量。需要认识到混凝土强度主要与胶凝材料的性能有关,而不是骨料的硬度。在进行备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权衡和考虑,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