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传统打捞技艺:蛤蜊的高跷捕捞之旅
凌晨的出海,是追寻传统捕捞技艺的脚步。早晨5点,记者来到了城阳区的金龙休闲码头,这里的渔民们早已准备出发,前往胶州湾捕捞蛤蜊。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任务,必须在低潮期的两个小时内完成。
传统的高跷技艺
高跷,是胶州湾捞蛤蜊的传统技艺。一副由铁制成的高跷,重达三十斤。当海水退去,露出深邃的养殖区,这些高跷就派上了用场。它们不仅是渔民们的行走工具,更是他们与海浪抗争的“武器”。
渔民们需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应对海上的严寒。面对深深的养殖区,他们熟练地穿上高跷,开始了在海浪中的劳作。这些高跷可以根据潮水的高度进行调节,最高可达三米。虽然重达三十斤,但在海浪中行走却需要它们来保持平衡。
艰难的工作,熟悉的配合
三人一组,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拉水泵,将海底的蛤蜊冲起来;有人负责过滤砂石,将蛤蜊放入网兜;还有人负责在海上操作,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这片海域里,他们像耕地一样劳作。虽然海上的环境艰苦,但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早晨,他们都会穿上潜水衣和高跷,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开始工作。他们的目标是捕捞五千斤蛤蜊,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蛤蜊的打捞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技巧。渔民们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分拣方法。他们将船上的泥沙和海水混合成泥浆,利用泥浆的浮力将活蛤蜊和死蛤蜊分离。这是一个简单的土办法,但却非常有效。
这项传统的打捞技术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由于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渔民大多年龄较大,最年轻的也已经四十多岁。他们表示,再过几年可能就无法继续从事这项工作了,这项传统的捕捞技术可能会逐渐消失。
这项打捞技艺是他们对海洋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虽然现代化的捕捞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方式,但这项技艺仍然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它是渔民们对海洋的敬畏和辛勤付出的见证,也是我们对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传统技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它。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