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型甘蔗压榨机

广西小型甘蔗压榨机

最近,隆回县山界乡老屋村的青山之上,甘蔗林随风摇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支书马文乐冒着炎炎夏日,正在甘蔗地里考察甘蔗生长情况。他对今年甘蔗长势满怀信心,赞叹道:“今年的甘蔗长势真是喜人。”

马文乐已到不惑之年,但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初中毕业后,他因家庭困难开始闯荡社会,但从未放弃学习,自学获得了大学学历。自2002年起担任村,并先后在村支书中担任要职。他的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但一直朝着实现村庄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进。

老屋村的村民全部都是人,这里的甘蔗种植和红糖加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每个村落都有红糖加工坊。随着红糖价格的波动,一些村落曾放弃红糖加工。但随着红糖价格的上涨,马文乐看到了商机,决定带领村民发展甘蔗种植和传统红糖加工产业。

马文乐行动迅速。他在本村及周边村落租地种植甘蔗,并联合其他种植和加工大户共同创办电子商务公司。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他投资创办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厂,注册了“马家山”品牌,并引进了现代化的红糖加工机械,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他生产的“山界古坊红糖”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年仅两个月就加工出大量红糖并全部销售一空。红糖加工的传统工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文乐详细介绍了甘蔗产业的利润情况:“一亩甘蔗地可产出约一万公斤的甘蔗,制糖量可达400至500公斤,每公斤红糖售价约30元,每亩纯利润可达8000元左右。”他表示,通过种植甘蔗、加工红糖、销售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甜蜜。

两年来,马文乐努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村里的贫困户马炎成被食品加工厂聘请为技师,每月收入6000多元。村里收购甘蔗时也会聘请他做临时工作,每月能额外创收5000多元。像马炎成一样被聘请到食品加工厂上班的村民有30多人,他们都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甘蔗的副产品如叶子和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喂养牛羊马等家畜。这也带动了村里的养殖业发展。去年老屋村的年人均收入大幅提高至5580元。随着村民的富裕和村庄的发展,村里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老屋村还成为了邵阳市第一个光伏示范村并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


广西小型甘蔗压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