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口可乐面临一项重要任务:清理掉那些陷入停滞的产品,俗称“僵尸”。针对这家饮料巨头而言,“僵尸产品”指的是过去三年中无论公司如何努力都未能实现增长的产品。为了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精力,可口可乐决定开展一项大规模的计划,淘汰这些没有贡献的业务。
回顾可口可乐的历史,其最致命的“僵尸产品”当属1985年推出的新可乐(New Coke)。当时,可口可乐决定改进其百年经典配方,推出了这款新版、味道更甜的可乐。在产品测试阶段,新可乐反响热烈,但在正式上市后,由于消费者对原有配方的情感依恋,新可乐迅速遭到抵制。仅仅三个月后,可口可乐不得不宣布恢复经典可乐的生产。
如今,可口可乐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行动,寻找那些表现不佳、消耗公司资源的“僵尸产品”。在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詹鲲杰透露,中东和北非市场已经筛选出125个计划淘汰的SKU(库存量单位),其中约60%的产品已经停止供应,剩余产品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退出市场。巴西也将成为此次清理行动的重点市场之一。
除了减少干扰因素、保持专注和提高供应链效率外,淘汰“僵尸产品”也为可口可乐在终端市场上展示更多创新产品提供了机会。詹鲲杰表示,这只是公司减少干扰业务的众多措施之一。近年来,可口可乐一直在产品组合方面进行创新,推出或收购了一系列健康饮料品牌和产品,以保持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并吸引更多不同口味的新消费者。对于那些被消费者忽视甚至抛弃的产品,公司必须做出决策。
在最近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可口可乐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均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其中,有机销售收入增长了5%,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健怡可乐、零糖可乐和气泡水等产品;整体销售量增长了2%,主要由可口可乐品牌产品和Fuze茶饮料带动。
首席增长官弗朗西斯科克雷斯波承认,淘汰不成功的产品是必要的。虽然承认错误是困难的,但在他看来,即使在行业最优秀的公司中,也会出现“僵尸产品”和“明星产品”共存的局面。对于新可乐事件给可口可乐带来的教训是:公司需要有勇气在推出产品后及时评估其表现并做出调整。如果不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和总结,那么“僵尸”产品将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