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画画的能力,并不等同于其画作的相似度。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理解。那么是否反过来,孩子画得不像就代表他们画得不好呢?或者说,孩子的画作不像真实物体就意味着他们画得好吗?这些困惑或许你也曾有过。我想说的是,家长们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画作是否逼真,而是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否在绘画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儿童绘画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绘画表现和培养重点。了解这些,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绘画的实质。
涂鸦期大约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会尽情地涂抹,他们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形象,只是一些线条而已。家长在这个阶段应该鼓励孩子画画,不要打断他们,并且尝试理解他们的创作。
接下来是象征期,大约在三到四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创造自己的图形符号并对其进行命名。他们的画作往往与真实物体有较大的差异,但这也是他们直觉的象征化表现。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生活中的事物,而不是批评他们画得“不像”。
主观感觉表现期是五到八岁孩子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明显的写实倾向。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想象、创造和形象记忆能力。
最后是视觉写实期,适用于九岁以上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开始注重画作的逼真性,观察写实能力迅速发展。家长可以通过色彩和素描等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观察表现能力。
事实上,如果仅仅以画得“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可能会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表达欲,画画就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家长应该欣赏孩子的每一次创作,看到他们思维方式的进步以及想象、创造、表达等能力的提升,这才是绘画学习的深层意义。
想要激发孩子的绘画天赋,让他们接受有趣且专业的绘画教学吗?树华美术的寒假班课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全新的课程主题,紧跟潮流,涵盖历史、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课程满足3-12岁年龄段的绘画需求,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和全方位的课程服务。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纸艺、粘土、马克笔等多种绘画材料实验,打开绘画的“脑洞”。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等你来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