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三刀一斧”,指的是八、九十年代北京四家极为高档的餐厅,以“刀刀见血,一斧露骨”来形容它们的特色。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收入并不高,而在这四家餐厅消费无疑是一种奢侈。若您经常光顾这些地方,那绝对是那个时代的真正“款爷”。
那么,到底是哪四家餐厅让人如此津津乐道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回忆。
“三刀”分别是地安门的明珠海鲜、景山公园旁的和南城骡马市的肥牛火锅。至于“一斧”,则是位于新街口的山釜餐厅。让我们分别来讲述一下它们的独特之处。
首先是“三刀之一”明珠海鲜。据说这家餐厅是港商开设的,从菜品到服务都充满港式风格。服务态度亲切,微笑服务贯穿始终,而且当时允许使用币买单,这在其他外资餐厅中并不常见。海鲜在当时是稀有的美食,因此明珠海鲜生意兴隆,深受北京有钱人的喜爱。
接下来是“三刀之二”酒家。这家餐厅位于景山公园边上,紧邻护城河和故宫,环境优雅奢华。它是赫赫有名的高档粤菜餐厅,主营新鲜粤菜食材,据说都是从广州空运而来。在上世纪80年代,人均消费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很多和外国客人也曾来此用餐,使它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然后是“三刀之三”肥牛火锅。这家位于南城骡马市旁边的火锅店里并没有豪华的品牌标志,却以其特色肥牛吸引了众多北京人的目光。雪花般的肥牛红白相间,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尤其是进口的肥牛更是珍贵美味。在那个时代,这里是一股美食新风尚的引领者。
最后是“三刀一斧”中的“一斧”——山釜餐厅。这家餐厅建于一座小山之上,与西海的水景山色融为一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以火锅为主打菜品,独特的小料能够让味道始终保持浓郁。在那个年代,一顿餐费高昂的惊人,使得它成为了最贵也最有名的餐厅之一。在这里用餐无疑是一种奢侈享受。
在人均收入不高的年代,“三刀一斧”无疑是一种奢侈的象征。如果您经常在这里用餐,那绝对是那个时代的真正“款爷”。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三刀”已经成为了历史记忆,而山釜餐厅仍然坚守着它的历史地位,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落寞。那个八、九十年代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但这段回忆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