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许多诗人除了诗人的身份外,还身兼其他职业。例如,诗仙李白,同时也是一位剑客,他的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体现了他的侠义之气。还有胡令能,他的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背后隐藏的身份是一名修锅匠。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首由一名街头饿死的乞丐所写的诗,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56个字,却以其深刻的内涵惊艳了世人两百多年。
《绝命诗》
(清代永嘉诗丐)
他生来就流落街头,手持竹杖步行通州。破晓时分,以饭篮迎接残月,而在晚风中则唱歌抒情。生活之艰辛让人感叹,他却以双脚踏翻尘世之路,以一肩担起古今的忧愁。如今他拒绝接受施舍,坚守自己的尊严,不受嗟来之食。这也使得村中的狗无需再对他狂吠。
我们都知道绝命诗是诗人在世间留下的最后一首诗。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眷恋。例如李白的《临路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面对死亡时的无奈和对尘世的眷恋。而永嘉诗丐的这首绝命诗也同样传达了深刻的情感。
他无名无姓,身世成谜。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饿死街头,身上只留下这首诗。这首诗迅速传开,连州官都惊动了。有人说这个州官就是郑板桥,但不论是否属实,州官在读完这首诗后深感唏嘘,下令好好安葬这位乞丐,并立碑题为“永嘉诗丐”。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描述了乞丐的生活写照,他拄着拐杖,走遍大江南北,常常在晓风残月中歌唱。而诗中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后两联,突出了诗丐的反抗勇气和无私精神。他敢于发出“两脚踏翻尘世路”的呐喊,展现了他的无奈和勇气。他还用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古今的愁恨,展现了他的无私和伟大。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而今不受嗟来之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认为诗丐坚守尊严,有人则认为生命更为宝贵。其实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于诗丐来说,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他为此付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56个字,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诗丐的高贵灵魂惊艳了世人两百多年。在清朝,他的这首诗也算是佳作。虽然他的命运悲惨,但他的才华和他在颈联所传达的精神却令人肃然起敬。这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正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