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年级数学中的同数连加求一共的问题,许多家长和孩子都反映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引导孩子理解这一问题,并附上相关练习题。
我的孩子在此类题目上也曾感到困惑,比如他在计算3+6、6+6+6以及6+6+6+6后,最终却写成了6+3=9。可以看出,孩子确实在思考,但他的思路时而正确,时而错误,总是拿不定主意。
后来,我们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我们拿出一定数量的积木,表示“袋”中的苹果数量,通过摆放三块积木,孩子立刻理解了“3袋苹果”的含义。
孩子不理解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每单位”的意思,比如每袋、每盒等;二是题目中的“一共”指的是哪些数的一共。
我们以一道例题来说明: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我们要明确题目中的两个关键信息:3袋和每袋6个。然后,我们通过摆放积木来模拟这个过程,让孩子看到3袋苹果其实就是3组积木,每袋6个就是每组6块积木。那么,“一共”就是这三组积木的总和,也就是18块。
同样,对于家长提到的另一个例子:一个盒子8个饼,5个盒子一共多少个饼?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通过摆放积木来让孩子理解“一盒8个饼”和“5个盒子”的含义,进而理解“一共”指的是所有饼的总和。
为了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这类题目,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图形题。比如,我们可以用圆圈代表饼,然后画出5组图形,每组都有8个圆圈,这样孩子就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一共有多少个饼。
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列出算式。在这个例子中,因为有5组,每组都有8个饼,所以应该连加5个8,即8+8+8+8+8=40。
为了巩固孩子的理解,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这些题目都是关于同数连加求一共的,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中的同数连加求一共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为孩子将来的乘习打下基础。
孩子刚开始接触这类题目时,可能会因为不理解每单位的概念而犯错。我们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和图形转化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题目,并引导他们掌握解题步骤。当孩子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并掌握了解题步骤后,他们就可以通过做类似的题目来巩固这一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