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近日发生了6.2级,造成了甘肃和青海省多个地区的灾害,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这次发生后,周边地区的民众收到了手机推送的预警信息。这种预警不同于预报,它实际上是一种警报,意味着已经发生,目的是尽快向尚未受到性波影响的区域发出避险警报,为公众争取紧急处置和避难逃生的时间。
那么,预警是如何实现的呢?记者就此咨询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预警的实现依赖于产生的波以及电波的传输速度原理。当发生时,仪器会检测到波,并利用电波比波更快的特性,在性波到达之前向用户发出警报。
预警的意义非常重大。研究表明,哪怕只有短短几秒的预警时间,也能显著减少人员伤亡。我们需要明白,预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预警是在发生后的几秒内发出的,因此其时间非常短暂,只能提供几秒至几十秒的预警时间。预警的震级并不代表最终的实际震级,它会在发生后有所更新。预警也存在盲区,离震中较近的区域可能会无法接收到预警信息。
那么,在收到预警信息后,我们应该如何紧急避险呢?要保持冷静,看清预警信息上的等级和本地预估烈度。如果预警等级较低,我们不必过分恐慌,只需注意远离可能高处坠物的地方。但如果预警等级较高,就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在室内的人员应该远离阳台、窗户等危险区域,转移到户外空旷的地方。如果楼层过高,要拿起靠垫或枕头保护头部,躲到开间小且有承重墙的房间,并牢牢抓住固定物体,等待晃动变小后再迅速转移至户外。
对于不同的手机,设置开启预警功能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国产手机已经内置了预警功能在操作系统中。比如小米手机可以通过手机管家-家人关怀-预警或全面保障(MIUI预警中心)来开启;华为、荣耀手机则可以在手机系统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中开启;ViVi手机可以在天气应用中找到预警;OPPO手机则可以在设置-安全-SOS紧急联络中找到开启功能。对于没有内置此功能的手机,用户需要自行下载“预警”APP并开启相关权限。对于苹果手机用户而言,需要在手机设置中选择开启位置、通知和无线数据等相关权限以确保APP的正常运作。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的我们也应该学习防震避险知识,以便在来临时能够科学、冷静地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