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母亲节或母亲的生日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通常以鲜花、礼物和祝福来向母亲表达我们的爱意。在古人的诗词中,母亲的形象往往含蓄而深情地展现出来。
那些流传千年的诗句,虽然辞藻并不华丽,却饱含深情,字字真挚。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古诗词的世界,感受古人笔下的母爱,理解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深情厚意。
孟郊的《游子吟》描绘了母亲对游子的深深牵挂:
母亲手中的线,缝制的是游子的衣裳。
临行前密密地缝制,担心游子迟迟归。
小草般的子女心,如何报答得了如春晖般的母爱?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尽关怀和担忧。正如我们一生都难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蒋士铨的《岁暮到家》则展示了母亲见到游子归家时的喜悦与心疼:
母亲的爱子之心无尽,见到孩子归来更是喜出望外。
寒衣上的针线密密麻麻,家书中的墨迹也是新的。
见面时怜爱孩子清瘦,询问他的辛苦和艰难。
孩子在外漂泊的艰辛,在母亲面前却不敢多说。
母爱的深沉与无私在这首诗中得以完现,这是无数中庭的真实写照。
王冕的《墨萱图》则以萱草花象征母亲,描绘了母亲的思念之情:
灿灿的萱草花,生长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拂着它,摇曳着为谁吐露芬芳?
母亲倚门盼望孩子归来的情景,让游子感受到深深的思念之苦。
黄景仁的《别老母》则写尽了母子离别的痛苦:
揭开帷帐,拜别母亲,诗人将远行。
白发苍苍的母亲泪眼婆娑,目送孩子离去。
《诗经凯风》则赞美了母亲的辛劳和善良:
南风自南吹来,吹拂着酸枣的嫩叶和荆棘的新枝。
母亲的辛劳如同这温暖的南风,滋养着孩子的成长。她的善良与辛劳是我们永远无法回报的恩情。
结语:母亲在时,我们尚知来处;母亲离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五首诗词,写满了母亲的牵挂、担忧、思念与辛劳。她们或许并不善于言辞,但那份爱却穿越千年时光,依然让我们感动落泪。在这个母亲节之际,让我们放下繁忙的脚步,陪母亲说说心里话,或者给她一个拥抱。因为世间最美的诗句也比不上你对她说一句:“妈妈,我爱你。”祝愿所有的母亲安康快乐、岁岁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