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美誉传遍世界,“礼”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古代的《礼记》、礼部,到由礼仪构成的整个社会秩序,无一不体现了礼的重要性。这些礼仪规则既如同棋盘上的格局,是秩序的象征,也体现了文化的气象万千。
在交往过程中,古人往往注重谦词和敬语的使用,以展示个人的修养和品位。谦词是表达谦虚的言辞,运用得当可以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以下是常见的谦词介绍:
一、包含“拙”的谦词:如拙笔、拙见、拙著等,用于自称自己的作品或见解。“拙荆”用于谦称自己的妻子。
二、包含“小”的谦词:如小弟、小儿、小女等,用于自称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还有一些如“小可”、“小人”等也是常见的谦称。
三、包含“薄”的谦词:如薄技、薄酒、薄礼等,用于自称自己的技能或礼物。“薄面”用于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四、包含“贱”的谦词:如贱姓、贱内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
五、包含“敝”的谦词:如敝姓、敝人、敝处等,用于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这些词汇体现了谦虚低调的态度。
六、包含“鄙”的谦词:如鄙人、鄙意等,用于自称或自己的事物,表达谦虚之情。“敢烦”、“劳驾”等词汇是请求别人做事时的客套话,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