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产品的精度要求严格,因此制定了公差标准,划分了精度等级,如表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实际装配的方式来检验塑料产品的合理性。如果生产出的塑胶产品符合公差标准,但实物装配存在明显的间隙,那么需要根据间隙的大小对模具进行修正。
为了尽可能选择较低的精度等级,对于塑件图上无公差要求的自由尺寸,建议采用标准中的7级精度等级。对于精度要求高的产品,重要尺寸选用表2中的第一级公差,非重要尺寸选用第二级公差。以下是塑料制品精度等级的选用情况,如表2所示。
关于塑料件壁厚的选择,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及产品外形尺寸的大小进行挑选,其范围通常在0.6-6.0mm之间,常用的厚度一般在1.5-3.0mm之间。以下是常用塑料件料厚推荐值,针对小型产品,其最大外形尺寸L≤200mm。
在壁厚的设计过程中,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循。塑料件壁厚应尽可能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以减少应力的产生。当无法避免不同的壁厚时,应采用倾斜方式使壁厚逐渐变化。设计塑料产品结构时,必须考虑足够的脱模斜度,便于从模具内取出产品或从产品内抽出型芯。
脱模斜度与产品外观、材料、产品外形尺寸、产品功能相关。塑料产品的凸起或加强筋单边应有4°-5°的脱模斜度。在设计塑胶件产品时,无论外观还是内部结构都需要有脱模斜度。
在满足塑料产品尺寸公差要求的前提下,脱模斜度可以取得大一些。设计斜度方向的确定方法以产品外观外形和大端为基准,斜度采用减胶拔模方式取得。另外要注意圆角的设计,在塑料产品的拐角处设置圆角可以增加产品的强度并改善成型时材料的流动性。
除此之外,加强肋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环。加强筋不仅可以提高塑料产品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扭歪现象,还能使塑料成型时容易充满型腔。在设计加强筋时,需要注意其厚度、高度、斜度、排列等要素的合理搭配。
文章还涉及支撑面、孔、螺丝柱等结构的设计要求。对于支撑面,可以采用凸台结构并设置足够的强度、适宜的脱模斜度和过渡联接。孔的设计要尽量减少模具加工的难度,同时保证产品的强度。螺丝柱的加强筋设计要考虑其承受的力度和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塑料产品精度要求、公差标准、壁厚设计、脱模斜度、圆角设计、加强肋设计以及支撑面、孔、螺丝柱等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