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等于多少克重量

一两等于多少克重量

迈入中医之门后的探索之旅

在完成《迈入中医之门》系列共计90篇文章的发布后,我们将共同迈向一个新的篇章——《深入浅出方解伤寒》。在讨论经方剂量的问题前,尚有一段时间供大家学习准备。鉴于许多粉丝对剂量问题的好奇与关心,特此撰写此文以作分享。

一、历史上度量衡的变迁概览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诸侯国的度量衡标准各异。汉代大体沿用了秦代的度量衡体系。但历史的演进和朝代的更迭也带来了度量衡的变化。比如宋代时,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60克,而现今我们常用的一斤是500克。要追溯本源,就需要找到标准的参照物,比如现在的1千克,其在标准大气压、4摄氏度的条件下,一升纯水的质量即为1千克。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有新的参照标准出现。由于历史上标准参照物的不统一,加上古代对此未达成一致共识,因此出现了多种说法。其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古三两即今一两”,以及教材规定的“1两约合今3克”,都是较为常见的说法,但也伴随着不少质疑之声。

二、古今用习惯的差异解析

在古代,许多草都是新鲜采摘的,如麻黄。新鲜材与干燥材的效自然有所区别。现代的物流、交通运输和经济水平很难完全带入古代背景。可以想象,古代运输材主要依靠马匹,成本高昂,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负担得起物。只有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寻求帮助,这也意味着求医的成本并不低。只有真正设身处地,回到东汉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才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用剂量。

三、合理用的基本原则探讨

以桂枝汤为例,其成分包括桂枝三两(去皮)、芍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和大枣十二枚。如果一两等于3克,那么某些材的剂量似乎不符合用逻辑。1981年的考古发现揭示了汉代的度量衡“权”,一些研究者如李可和郝万山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若汉代的一两相当于今天的15克,那么桂枝汤的剂量就合理多了。

四、中医剂量规则的日常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在为家人或自己使用中时,通常会采用原方剂量的三分之一作为参考。这一做法考虑了古代取习惯、材的干湿状况等因素。同时遵循“不必尽服”的原则,病情好转即停止服。对于孩子,更是每次只需少量服用,间隔两小时后再服用一次。而在医院,中的剂量则严格按照典规定执行,虽然效果可能相对较慢,但确保了用的安全性。


一两等于多少克重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