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注塑模具制造中的钢材选择:寿命、精度与成本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注塑模具制造中的钢材选择问题,因为钢材的选用直接决定了模具的寿命、产品精度和生产成本。由于不同的塑料制品和成型工艺对模具钢的性能要求差异巨大,了解各类模具钢的分类、国内外标准以及选材的核心准则至关重要。
一、模具钢的分类与常见牌号概览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用的模具钢材及其分类体系。以品牌或标准划分,诸如瑞典一胜百ASSAB、德国德威GSW、百禄BOHLER和日本大同DAIDO等品牌均有其独特的模具钢牌号。
在通用型预硬塑胶模具钢方面,我们有618、638等,而在高精密预硬镜面塑胶模具钢方面,则有718S、2311、P20等。还有预硬型镜面防酸塑胶模具钢、退火型镜面防酸塑胶模具钢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性能。至于压铸模具钢,如8407、2344等都是典型的压铸模具钢牌号。除此之外,还有不变形油钢、韧性高铬钢以及耐磨高铬钢等类型。
二、国内外常用标准对照
在选材过程中,了解国内外常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的GB/T标准中,3Cr2Mo对应P20、4Cr13对应S136等。的AISI/SAE标准中,则有P20、D2等。欧洲DIN/EN标准中,如1.2311对应P20、1.2083对应420不锈钢等。日本的JIS标准中,SKD61对应H13等。这些都是选材时必备的对照表。
三、选材的核心准则四大黄金法则解读
选材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首先是匹配塑料特性,如腐蚀性材料需要选择S136等耐腐蚀钢。其次是成型工艺要求,如高光镜面需要NAK80等钢材经过特殊处理才能达到。第三考虑模具结构复杂度,如深腔薄壁模具需选择H13等高韧性钢。最后要平衡成本效益,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钢材。
四、实战建议与加工要点
在选材实战中,需要注意热处理工艺、加工前预处理以及维护周期等因素。如S136需进行特定的真空淬火+低温回火处理,硬度才能达到HRC50-52。预硬钢如NAK80则应避免二次热处理,直接加工使用。高硬度钢材如D2在加工前需先退火,否则刀具损耗会翻倍。不同的模具钢材有不同的维护周期,选择合适的钢材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模具钢选材是一个技术+经济的综合决策过程。需要掌握材料特性、对标国际标准并结合生产需求来进行选择,以实现低成本、高寿命的终极目标。注塑模具制造中的钢材选择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