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通开启eSIM独立号码业务新纪元,或将告别SIM卡时代
近日,联通正式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通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标志着我国通讯领域的一大变革。这一决定意味着我们或许很快就会与手中的SIM卡告别。
eSIM,即嵌入式SIM卡,是一种无需物理卡槽的SIM卡形式,通过封装技术固化在终端设备中。与传统SIM卡相比,eSIM具有省空间、节能耗、高效便捷等优点,并能实现远程更新卡内数据。
目前,联通的这项业务仅限于智能手表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联通积极布局物联网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通信专家项立刚表示,“一号双终端”业务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共享手机同一号码、话费及流量套餐的形式,而独立号码业务则意味着可穿戴设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计费单元,并可连接更多智能设备。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的竞争策略。
为了推广这一新业务,联通配置了不同的资费,推出了价格较为实惠的专属套餐。目前eSIM业务刚推出,咨询体验的用户并不多。包括HUAWEI Watch 2 Pro、三星Galaxy Watch和Apple Watch Series 4等智能手表才能使用这项业务。智能手机要想使用eSIM功能,必须配置相应的支持。目前仅在境外发售的iPhone XS、iPhone XS Max等少数手机支持该功能,国行苹果手机暂不支持。
三大运营商早已在eSIM业务上启动了相关布局。联通自2015年开始研究和布局eSIM业务,如今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通独立号码业务。移动和电信也在积极推进eSIM业务,但力度相对较小。通信业分析师付亮表示,由于智能设备的数量有限,目前“一号双终端”业务发展得并不理想,但这个市场正在培育之中。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市场对eSIM的需求将急剧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因eSIM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等特性,在新型终端和硬件产品上代替传统SIM卡是一大趋势。未来,eSIM将从个人电子消费品扩大到车联网乃至物联网领域。麦肯锡等机构预测,到2021年,全球将实现50亿个连接数,年复合增长率达95%,到2022年,eSIM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数字。尽管普通智能手机何时能使用eSIM卡尚无定论,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过程正在进行中且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具有eSIM功能的设备在接入我国的移动网络前需要取得工信部的批准而目前的批准范围仅限于部分城市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引入时间尚未明确这也预示着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