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幼儿园的时光里,老师曾经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让我对小蝌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特意捉来了一碗小蝌蚪养起来。仅仅一周后,那些原先大头细尾巴的小家伙们,竟然长出了四肢,变得像是跳跃的小动物。但仔细一看,它们并不像是青蛙。奶奶走过来瞧了一眼,用浦东的土语告诉我:“这是癞团。”哦,原来这些是蟾蜍啊。
动物们在婴儿期的形态往往非常相似,就像小鸭子会和大鹅混在一起一样。
在农村插队的时候,我曾在清晨出工时看到门口有东西在。在月光的照耀下,原来是一条色彩斑斓的赤练蛇,它正在和一只手掌大的搏斗。
赤练蛇紧紧地缠绕着,试图吞下它的头部。两者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团乱麻。而蟾蜍则拼命反抗,身体像充气了一样,的,让蛇只能吞下它的头部。这场对抗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像是两种生存策略的碰撞。
蟾蜍运用了一种特殊的防御机制,那就是通过肺部吸气,让自己膨胀起来。它们背部两侧的皮肤像气囊一样,只要肺部吸满气,“气囊”就会来,使身体接近球形,让蛇无法吞下。
这场持续了一段时间,僵持不下。
突然,蛇头垂了下来,赤练蛇竟然游开了。原来,蟾蜍在反抗过程中,用体内的毒液了蛇,麻痹了它的。我把蟾蜍轻轻扔到了水沟里。在那之后,每当我夜归时,总有一只默默地跳蹦着。
有一天,生产队的耕牛病恹恹的,小牛倌不知所措。这时,有位养牛的老人路过,他建议喂一只蟾蜍来降火。他将一只青草裹着的蟾蜍喂给牛吃。隔了一夜,牛拉了两堆屎后竟然恢复了活力。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听奶奶说过关于癞的故事。癞的头角上有毒包,如果溅到孩子的眼睛可能会导致失明。但同样的,这些毒包也可以用来抵御敌人或者治疗疾病。据说在初期,有位新娘子被流弹打伤了腿肚,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这时有位老郎中用了蟾蜍进行治疗,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虽然青蛙和蟾蜍都是穴居冬眠的两栖动物,长相也有差异,但蟾蜍的名声和传说却比青蛙更为响亮。它们被视为“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的代表。青蛙为“王子”,住在井里;而蟾蜍则被称为“金蟾”,住在月宫。两者的形象和目标被赋予了极大的差异。
如今一些成功人士的茶台和酒楼中,常常摆放着象征招财进宝的金蟾。当金蟾与风水联系在一起时,它的寓意变得更加俗气,甚至被塑造成只有三只腿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