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在北京的胡同里,常常能看见贩卖爆玉米花儿的小贩。他们拉着满载设备的小车,这些设备包括一个熏黑的大铁罐、老式的手拉风箱、小铁炉子,以及装着金黄玉米粒的口袋。小贩们会在胡同里找一块宽敞的地方,支起炉灶,开始他们的手艺表演。
小贩将玉米粒倒入铁罐中,一手拉动风箱,一手摇动铁罐的摇把。铁罐在火下被烤得黝黑,不停晃动,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黑蝴蝶。这样的摇动让玉米粒均匀受热,罐内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他不断往小铁炉里加炭,火苗腾腾地往上窜。胡同里玩耍的孩子们都被吸引过来,他们既想吃那香喷喷的爆米花儿,又想欣赏那瞬间的惊险场面。
当小贩看到铁罐上的压力表达到预定压力时,他迅速将滚烫的铁罐从火炉上提起,套进一个长布袋中。一声准确的脚底踹击,铁罐的盖子瞬间打开,“砰”的一声巨响,玉米粒迅速膨胀并弹出,全部落入布袋中。这一过程,是因为玉米粒在高温高压的铁罐中迅速进入常温常压环境,导致其内外压力急剧变化,瞬间开花。
我对这个过程总是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最后快爆开的时候,心中既紧张又期待。看着小贩们就像变魔术一样,黄澄澄的玉米粒变成雪白饱满的爆米花儿,简直神奇极了!周围的孩子们都兴奋不已,用手里的零钱可以买上一大碗。装在口袋里,热乎乎、香甜,真是美味极了。这成了北京胡同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关于爆米花,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唐朝时期,武则天篡夺了李家的江山,自封为女皇,惹怒了。玉帝下令龙王不得向人间降雨三年,导致百姓受苦。龙王心生怜悯,违背玉帝的旨意降雨救人。玉帝大怒,将龙王在山下受罚,并立碑明示解救方法:需找到开花的金豆。
百姓听闻龙王的遭遇后,决定搭救他。他们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却始终找不到。到了二月初二这天,一位眼尖的聪明人发现集市上老婆婆卖的玉米粒颜色金黄,酷似金豆。他将其带回家,炒热后玉米粒便开花了。见到金豆真开花,便赦免了龙王,让他重返天庭掌管风雨。从此风调雨顺,百姓丰收。
自那以后,每年二月初二,百姓都有爆玉米花吃的习俗。边品尝爆米花边唱歌:“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仓流。”以感念龙王的恩情,并寄托对新一年五谷丰登的期望。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也反映了爆米花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吃爆米花成了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