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巴巴宣布将大力推广IPv6,这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全新的IP标准。
互联网是由无数电脑组成的网络,这些电脑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想象数据交换就像寄信一样,IP(互联网协议)就是告诉数据应该去哪里送的地址。IP地址就像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家庭地址一样重要。
我们所使用的“传统”IP地址,实际上是IPv4地址,也就是第4代IP地址协议。之前的3代IP协议在短短的2年内就迭代了3次,最终在1979年定型了第4版IP标准并沿用至今。IPv4地址由4个十进制的数字组成,每一段数字实际上是8位的二进制数字。理论上存在2的32次方个IP地址,也就是大约42亿个IPv4地址。
现实情况是上网的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当IPv4地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分配完毕时,运营商仍然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这得益于一项叫做NAT(网络地址转换)的技术。简单来说,虽然公网IP发完了,但每个公网IP下可以连接多个私有设备。这就像送信到一个街道地址,然后在这个地址下再细分到具体的房间。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IPv6。相比于IPv4,IPv6的最大改进在于其位数大大增加,由128位组成。这意味着有2的128次方个IPv6地址,数量之多,甚至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这个技术在9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因为IPv4地址还够用,而且更换整个协议体系成本太高,所以一直未被大规模推广。
具有前瞻性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更新设备以支持IPv6。使用IPv6的好处在于,每个设备都可以拥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使得物联网的发展更加便捷。如果所有设备都有公网IP,从技术上来说,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实名制,网络犯也将更容易被追踪。
尽管IPv6的优势明显,但其推广并不容易。一方面,NAT技术使得IPv4地址得以延续使用;运营商和网络提供商手中有大量的IPv4地址资源,他们可能并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些资源。
阿里巴巴这次积极响应号召,决定推动IPv6的普及。未来,我们熟悉的和等网站也会支持IPv6。完全的实名制也存在隐患,一旦互联网企业能够根据设备追踪到个人,用户的隐私可能会受到侵犯。工程师们需要谨慎地处理这个问题,确保新技术在带来便利的也能保护用户的隐私。
IPv6的推广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但整体进展仍然缓慢。阿里巴巴的推动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我们期待未来网络世界的美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