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最受欢迎的水果非车厘子莫属,尤其是从遥远的智利漂洋过海而来的车厘子。这些车厘子经历了长达一个月以上的运输,但令人惊奇的是,它们仍然能够保持极高的新鲜度。
最近有关“高级水果跌落神坛”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留言区的用户提到,他们购买的车厘子虽然到手时还很新鲜,但短短几天就表面坑坑洼洼,果梗也从翠绿变褐、变黑。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是否涉及到某些“科技狠活”?
实际上,车厘子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新鲜,与其品种特性以及种植、采摘和运输环节的精细把控密切相关。而车厘子到手后很快变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在分装过程中受到了损伤。
今天,我们来聊聊果蔬保鲜背后的科技原理。
在果实的期施加钙肥,能有效提高果实的贮藏和运输性能。钙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能够促进果实细胞壁的发育,提高果实的硬度和产量,改善口感。钙还能抑制果实乙烯的形成,延长保鲜时间。
果蔬采摘后立即进行预冷处理,能够更好地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因为刚采摘的果蔬温度高,如果不及时降温,它们的呼吸作用会持续消耗营养,导致新鲜度下降。预冷可以迅速消除果蔬从田间带来的热量,提高整体储存和运输时间。
气调保鲜技术仿佛让果蔬进入了休眠舱。通过调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比例,降低果蔬的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鲜期。
还有果皮覆盖的“保鲜膜”,也就是果蜡,可以有效延长果蔬的货架期。果蜡能够阻止病原体进入水果内部,降低水分散失,并避免果皮层积污渍。人工果蜡可以起到相似的效果,减少水分散失,阻碍病原微生物,让果品更加光亮。
除此之外,“以菌治菌”也是一种有效的保鲜方式。通过筛选出的生防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达到保鲜的目的。
那么,车厘子为什么到我们手上就容易坏呢?除了上述的精细把控外,购买和保存的方式也会影响车厘子的新鲜度。进口原箱分装的车厘子因为气调保鲜气体的散失,果实的呼吸作用会比较旺盛,从而加速衰败。购买后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保鲜,并尽快食用。
果蔬保鲜主要基于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和减少机械损伤等原理。除了传统的保鲜方法,还有多种技术手段如辐射灭菌保鲜、磁场保鲜等。随着这些保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不仅能品尝到更新鲜、更优质的蔬菜水果,还能放心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