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已至,天地之间尽显静谧,银装素裹千里冰封。农事已休,万物沉睡以待新生。一些风景在凛冽的寒风中展现出一年中最为极致的风采。今天,就带你领略那些在冬天才能欣赏到的独特景观,这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特殊礼物。
我们走进冬季的赛里木湖。在冰封的湖面上,气泡被冻结在透明的冰层中,形成如梦如幻的“冰泡湖”。当气温骤降,湖泊结冻,但要形成冰泡景观,除了低温,还需有可在水中释放气体的源头。换句话说,冰封的速度要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这样气泡才能被“锁”在冰层之中。这种景象,堪称大自然的神奇杰作。
接着,我们走进浩瀚的森林,感受雪后的森林韵味。洋洋洒洒的雪花如同白纱,遮住青山,笼住层林,形成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占世界的4.5%,列第5位。冬季看雪后的森林,可去新疆的天山雪岭云杉林、吉林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等地。
再来到渤海,感受海洋的“冰雪奇缘”。冰封的大海变成一望无际的白色,涌起的洪波被无边的凝固取代。这里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漫长的海岸线变身冰塑博物馆,形态各异的冰块堆积在一起,形成千资百态的海冰景观。除了静态美,冬天的海洋还有乘风破浪的动态美。海冰驾驭着每天的潮起潮落、蛟龙般的海流和强劲海风,形成独特的美景。
随后,我们来到红层出露地面的地方,这里可以形成丹霞、彩丘、雅丹等地貌景观。当红层峡谷、山脉、丘陵等出露时,更极具观赏性。在我国,红层的分布范围很广,根据分布特征和形成背景,可以划分为东部、中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四大红层分布区。
还有雾凇、雪蘑菇、雪馒头、粉色硝花和寒夜灯柱等景观,都是冬天才能看到的独特景色。这些美景的形成条件苛刻,需要特定的气温、水汽、地形等自然条件相互配合。
不得不提的是我国冬季的特点——冬长。北方冬季漫长,长城和天山以北的地区冬长都在半年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甚至长达9个月。无论是雪落满枝的晶莹,还是云涛浩淼的庄严,或是起伏飞白的壮阔,冬景的美绝不逊色于春夏秋三季。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冬天的美景如此独特,令人陶醉。那么,你见过哪些冬天才能看到的景观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吧!同时参与地理影赛周赛第二十二期主题“星·夜”,一起分享你所见过的最美星空与夜晚。
—— 推荐阅读《地理》杂志更多冬季地理知识及自然美景探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