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诗文的之路:从辉煌到重生
提起叶诗文,很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2012年伦敦会的辉煌时刻。那时的她,年仅16岁,就在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项目中勇夺两枚金牌,并创造了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如今回忆起那个时刻,叶诗文在接受《体坛零距离》专访时感叹:“好想回到那时候!”
叶诗文的游泳之路始于她的童年。在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后,她回到家乡杭州继续训练。这一切都要从她幼儿园的班向她的父亲提出的那个建议开始——让女儿练习游泳。叶诗文从小性格像男孩子,不娇气,这也是她能够在游泳这条道路上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回到杭州训练的叶诗文,有时会回到她最初的训练地——陈经纶体育学校。在这里,她面临着艰苦的训练,每年都会在户外泳池边晒得像小黑猴。她的启蒙教练魏巍谈到,为了考验叶诗文的心理素质,他会在训练快结束时安排她与年龄更大的孩子一起游泳。叶诗文从小就展现出了“大将风度”。
叶诗文也面临着质疑和压力。伦敦会后的她,因为破纪录夺冠而遭受了诸多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有人质疑她是否服用了品。面对这些质疑,叶诗文感到很委屈,并表示这些质疑曾让她失去自信,觉得身上被贴满了标签。
伦敦会后的四年,叶诗文经历了职业生涯的低谷期。世界大赛的领奖台上,始终未见她的身影。在2016年里约会上,她仅获得了200米混合泳的第八名。那时的她情绪纠结、黑暗、迷茫、无助,甚至在水里边游边哭。父亲回忆,那时的叶诗文睡眠不好,检查结果是中度抑郁。
叶诗文并没有放弃。在父亲的建议和教练的支持下,她进入清华大学,成为院的一名学生。但她的心中始终有着游泳的梦想,不想因为学业而放弃。最终,她决定回归泳池,经过恢复性训练,她在2019年世锦赛上获得了两枚混合泳项目的银牌。
叶诗文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她曾错过东京会,也经历过多次挫折和失败。但她始终热爱游泳,热爱这份事业。即使面对质疑和压力,她也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她回到清华继续学业,再次中断学业备战亚运会,最终获得200米蛙泳金牌。她说,是热爱的力量支撑自己走过黑暗时期。
现在,叶诗文正在备战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世锦赛选拔赛。她期待在200米蛙泳专项上有突破,打破全国纪录。被问及游泳的热情会持续多久,她表示会一直持续,直到身体无法支撑训练和比赛。展望未来,叶诗文希望能够坚持到明年的亚运会,也可能会在今年的全运会上创造佳绩。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畏挫折,追求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