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而不废,堕而不落,意味着跌倒了不认输,失败了不放弃,活出自我最精彩!

颓而不废,堕而不落,意味着跌倒了不认输,失败了不放弃,活出自我最精彩!

【帛书版《德经》第二篇解读与注释】

昔时,天地万物皆因得一而得以存在:天得一而清明,地得一而安宁,神得一而灵动,谷得一而充实,万物得一则得以生长,侯王得一则能为天下树立榜样。

其反面也如此:若天不清恐裂,地不宁恐发,神不灵恐歇,谷不盈恐竭,万物不生恐灭,侯王贵高恐颠踬。

贵者以贱为根本,高者以低为基础。

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是贱之本质吗?还是另有含义?其中的数字又有何深意?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必须淡泊名利之心,不想荣华如玉,只愿朴实如石。

【注释与解读】

一、道体之显:“一”并非简单数字概念,而是“道生一”之道的力量显现。庄子《天地》篇有言:“通于一而万事毕”,意指天地万物皆由此道的力量维系存在。在《清静经》中也提到:“大道无形”,这里的“一”则是无形之道在有形世界的投影。修行之人领悟此理,需明了守一并非执着于某处,而是与道相应相合。

二、阴阳互根:此段暗合阴阳对立统一的。《阴符经》有言:“天发杀机,移星易宿”,任何事物若过于偏执一端,则容易失去平衡。就像天地需要保持中道,人身也需要保持中和状态。广成子教黄帝“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也是告诫人们不可过于执着。

三、贵贱相生:贵贱本是一体两面,《道德经》第二章即言“有无相生”。白玉蟾在《道德宝章注》中解释:“贵者道之末,贱者德之基”,如同炼金术需要铅汞相济,修行也需将显达与隐微相结合。

四、独体证真:侯王自称孤、寡等并非权谋手段,而是修行中破我执的妙法。《南华经》中的真人如同,能映照万物而不染尘埃。修士如果能安住独立无依之境,则外相名号皆成虚妄。

五、返璞:此处强调回归最本真的状态。《文始》有言:“圣人不异顽石”,修行之人不应追求后天雕琢的识见,而应回归先天的混沌之性。张伯端的《悟真篇》也警告人们不要迷失于世俗的繁华,而要回归最纯真的状态。

【修行要点】

一、守一:在日常应事中常思《黄庭经》所言之理,保持中道不偏向任何一端。

二、处下:在顺境时也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如王重阳草庵乞食,化解贵贱的分别心。

三、浑朴:通过观察自然和粗陶等事物,体会《庄子》中“材与不材之间”的妙义。

【结语】

此章揭示了道、炁、物三层的宇宙观。道体是造化的枢机,炁用则是万物的动静之源,物相则是缘起的幻化。只有参透这些道理,才能在日常修行中做到心无挂碍,举手投足皆是修行。


颓而不废,堕而不落,意味着跌倒了不认输,失败了不放弃,活出自我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