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们!来听听我的经历。三个月前我连泡面都煮不好,经常烧糊锅,而现在我竟然在妈妈的监督下制作叶脉书签了。说起来,我第一次尝试时还闹出了乌龙,误将苏打水当作双氧水使用,差点引发一场家庭消防演习。
那么,关于高途科学课,它究竟有没有必要上呢?我想说说我的感受。
我必须承认,我在高途科学课上经历了许多有趣的转变。记得我初二时,物理和化学成绩一直不好,总是在班级里吊车尾。通过参加高途科学课的学习,我甚至在学校的科学小论文比赛中获得了校级二等奖。虽然我的选题是《论螺蛳粉酸笋发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听起来有些玄乎,但也算是我向着科研新星迈进的步伐吧(尴尬地笑)。
高途科学课的老师们真的是各显神通。试听课老师用伯努利原理巧妙地解释电吹风的工作原理,让我家的小猫都变成了蒲公英,我被深深吸引,决定要上课。特别是物理老张,这个穿着格子衫的钢铁直男,竟然能将滑轮组讲得生动得像奶茶店升降机。在我困惑不解杠杆原理时,他竟然凌晨两点发来用筷子撬可乐瓶盖的视频,幽默地解释说:“丫头,这就是你偷喝奶茶要付出的代价!”
化学李姐更是将元素周期表改编成“吃鸡地图”,让我这个曾经对化学一窍不通的学生也能轻松记忆。而生物实践包则是我最期待的部分,显微镜、培养皿和营养基都充满乐趣。我甚至偷偷用培养液浇多肉,结果竟然养出了荧光绿妖花,这让全家都戏称我为“科学怪咖”。
高途科学课也有严格的监督方式。有时我边上网课边追剧,突然弹出提示说:“同学,你瞳孔反光里正在播《苍兰诀》第7集哦~”虽然一开始被吓到,但后来我知道这是为了提醒我专注学习。
学习过程中也有翻车的时候。有一次做家庭实验火山喷发,因为小苏打和醋的比例不对,结果喷得满天花板都是。这些糗事也成了我和同学们之间的笑谈。
在高途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还养成了良好的记笔记习惯。以前我的课本像鬼画符,现在被助教逼着用思维导图和表情包记知识点。这样的方法不仅让我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让同学们争相借鉴。
最大的收获是,高途科学课治好了我的“实验恐惧症”。以前我连酒精灯都不敢碰,现在敢跟着直播课做干冰泡。虽然第一次操作有些失误,但妈妈的骄傲和炫耀让我感受到了进步的喜悦。
关于高途科学课有没有必要上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来说觉得高途科学课很赞,但最好是有个实际体验,看看反馈再决定。今天分享这么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