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冥府故事。故事中,一位在死后灵魂来到冥府,态度骄傲自信,声称他生前秉持清廉自律的原则,所到之处只喝别人一杯水。他认为凭借这样的清白自律,他对得起天地鬼神。阎罗王并不认同他的看法,反问:“那些不的人就可以被称作好官吗?那么那些只是在衙门前种棵树,连谁的水都不喝的人,岂不是比你更清廉?”被阎罗王的反驳所噎住,无言以对。
在文学作品中,对清廉的赞美和对贪腐的批判屡见不鲜。纪晓岚的故事告诉我们,判断一个的表现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清廉程度。一个的职责不仅在于保持自身的清廉,更在于为百姓服务、处理冤案、解决难题。仅仅保持自己的清廉并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即使你被誉为举世皆浊他独清,也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纪晓岚认为,一个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面对困难不退缩,即便遇到困难也要勇于尝试解决。
谈及纪晓岚本人,他无疑是清朝乃至历代文人中的佼佼者。他在科举考试中顺利中进士,因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而仕途顺利。他不仅担任了左都御史、翰林院大学士等重要职务,还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他的才华和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纪晓岚不仅在游刃有余,还能够保持对的独特认识,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许正是因为他已经处于高位,一些独特的想法并没有动摇他的地位。他的清醒和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意识到的职责不仅仅是保持清廉自律,更是要为服务、处理冤案和解决难题。他的成功背后蕴对人生和的深刻洞察。
庄子的《逍遥游》中有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言。”可以理解为要做一个道德修养高的人需要忘记自我、不居功自傲。如果将这种理念应用到这个故事中的身上也是成立的。们忙于自保、回避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忘记了自我与百姓的关联。然而纪晓岚笔下的虽然自认为只喝别人一杯水就是清白的体现但却忽视了为官的本职是为民服务仅凭自身的廉洁自律是无法得到认可的相较于消极避世宁守闲职的态度也许更是一种人生和的境界上的提升和提升民众福祉的行动上的付出和努力相比起来这些才是一个称职的更应该追求和坚守的东西尽管传统的中庸之道和儒家思想对此有所束缚但真正的好官应该是突破这些束缚追求真正的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然而现实中纪晓岚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对和人生的无奈也深知一二所以他让阎罗王在批评后也给予了一定的抚慰和认可承认该已经算是三四等的好官了来生在继续从官路也未尝不可表明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