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宇宙是由非物质性的“绝对真空间”和物质组成的。其中,“绝对真空间”就像一个没有演出时的“舞台”,空静无物。而物质,就像是走上这个舞台的主角,让宇宙运行起来。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这个概念,我们应当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探讨。
在物理学中,物质概念的研究历史悠久。在牛顿力学产生之前,人们对物质的理解还较为模糊。牛顿力学的出现,为我们解答了许多关于物质的问题。
牛顿力学明确了物质概念的基本构成单元,这些单元我们称之为“基元性概念”。这四个基元性概念包括:质量m、电荷q、空间r和时间t。其中,m和q组合在一起,描述了物质的特征属性;而r和t则描述了物质的时空属性。虽然同一组内的概念如空间和时间是独立的,但不同组的基元性概念却是相互关联的。
物质的基本结构形态是粒子。这些粒子就像是大球套小球,层层递进,构成了我们看到的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粒子除了具有粒子的特性外,还具有波的某些特性,这就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重性。对于波粒二重性的困惑,科学家们仍在寻找答案。
在探讨物质的存在方式时,我们发现系统模型更为贴切。系统中的元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模型不仅涵盖了所有的物质存在方式,还使得理论描述更为统一和简便。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呢?虽然有人认为物质可以无限细分,但我们认为物质在分解到一定程度后,将不能再分。因为继续分解需要的能量将会无穷大,这是无法达到的。这时,我们称之为达到了“元子”的状态,它们是宇宙之始、宇宙之祖。虽然目前还没有实验证据来证明元子的存在,但这个假说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
至于物质为什么会运动,以及它的结构和变化有何特点和规律,这涉及到物质的运动状态如何被改变。牛顿原理告诉我们,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原理阐述了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并构成了牛顿力学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个原理并没有特别指明什么是特殊的外力和系统,因此它适用于一切外力和系统,成为普适的统一规律。这也说明了牛顿力学对物质概念的认识已经涵盖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牛顿力学对物质概念的认识可以概括为:物质世界由各种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具有特征属性和结构形态,并在力的作用下按照牛顿原理进行运动。这一认识为物理学奠定了科学自然的认识论基础。虽然我们目前对物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缺陷和困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我们将逐渐揭示物质的更多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