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社会,动画片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忙于工作的父母来说,电视往往成为他们安抚孩子的工具。那么,那些在3岁前常看电视的孩子,与那些基本不看电视的孩子,入学后在各方面会有哪些差异呢?
从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那里了解到,那些在3岁之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相较于不看电视的孩子,在课堂表现上呈现出明显的差距。
一、注意力的差距
朋友首先提到的是孩子们的注意力问题。她发现,很多在课堂上容易分心、小动作频繁的孩子,在课余时间更喜欢看电视和手机。进一步询问家长后,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数在3岁前就已经常常看电视。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丰富色彩、光影和声音,以及它们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他们沉浸其中。习惯了这种刺激环境后,面对单调的黑板和相对枯燥的课堂知识,他们往往会觉得无趣,容易分心。
二、想象力的差距
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想象力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在看图写话和造句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这些孩子在3岁前常看电视,识字量可能较大,但在面对需要想象力的客观题时,往往会感到困难。即使经过后期的训练,他们的答案也往往显得过于模式化。
三、阅读能力的差距
朋友还观察到,喜欢看电视的孩子通常阅读能力较弱。在阅读活动中,他们往往表现出不感兴趣或没有耐心。由于阅读能力是学习和理解知识的基础,因此这些孩子的读题能力、预习能力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在3岁前过度依赖电视呢?
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自己看电视的时间,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有空闲时间时,可以选择与孩子进行户外互动游戏或者室内益智游戏,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减少他们对电视的依赖。
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通过定期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当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即使父母忙碌时,孩子也能自己翻阅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
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益智游戏书来打发孩子的时间。例如,《好奇狗陪你学》系列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套游戏书包含7大类益智游戏,旨在通过思维锻炼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而且,书中的动画形象“好奇狗”能让孩子感到有趣和鲜活,增加游戏的参与感。
通过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以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专注力,可以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缩小与同龄人的差距,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