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青玉案元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每日诗词探索之旅,带你走进书香世界!

古代的元宵佳节是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节日。每当元宵之夜来临,城市都会解除宵禁,盛大的元夕灯会便会如火如荼地展开。此刻,火树银花交织,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欢度元宵。尤其是青年男女,这一天他们可以自由地约会,既有热闹的氛围又不失情调。

初唐诗人苏味道笔下的元宵盛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而在历史上,元宵灯会的繁荣巅峰无疑属于两宋时期。宋词中,不乏描绘元宵节的佳作。

例如,李清照的《永遇乐》中描绘女子在元宵节的盛装打扮;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刻画了元夕男女幽会的情景。还有苏东坡的《蝶恋花》、周邦彦的《花解语》、贺铸的《思越人》以及毛滂的《踏莎行》等都是元宵题材的名篇佳作。

但提及两宋最经典、最富盛名的元宵词,无疑是辛弃疾的《青玉案》。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开篇便以惊艳之笔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繁华场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车马人流、歌舞升平,一句“宝马雕车香满路”便勾勒出一幅热闹的都市画卷。而“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更是将繁华场景推向极致。

上半阕极力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氛围,绚丽无比。真正的精彩之笔在于下阕。词人从繁华场景中特写了人物的孤独:“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尽管外界繁华热闹,但词人在寻找的“那人”却独立于灯火阑珊之处,与繁华格格不入,却与词人的心境相契合。

这首《青玉案》不仅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更寄托了辛弃疾的壮志情怀。南宋时期,偏安江南,辛弃疾满怀热血却报国无门,因而在词中勾勒出一个孤独的形象,寄托心志。

正因如此,《青玉案》并不仅仅是一首节日诗词,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表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此词,认为其达到了大词人才能道出的境界。

每天探索诗词的奥秘,让我们一起关注读书狗子,走进书香的世界!


青玉案元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