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几号入伏

2025年几号入伏

进入春分之后,我国大地开始回暖,气温逐渐升高,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超过三十度,让人感觉像是进入了三伏天。说起三伏天,想必很多人都会想起苏轼的弟弟苏辙诗句中描述的那般,“伏中苦热焦皮骨”。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那么什么是三伏天呢?

三伏天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特定节气术语,用来表示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期。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即为三伏,其中“伏”字本义为“隐伏”,因为夏季阳气极盛时,阴气被压制,只能潜地下,故称“伏”。

那么,关于2025年的三伏天,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和应对呢?

关于入伏的时间和三伏天的长度,我国古代有着详细的规定。根据五行理论,夏属“火”,秋属“金”,火克金,因此暑热(火)压制了秋凉(金)之气,金气需伏藏等待时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开始入伏,初伏和末伏都是十天,而中伏则可能是十天或二十天,因此三伏天可能是三十天或四十天。

具体到2025年,夏至在6月21日,入伏日则在7月20日,进入中伏的时间是7月30日,末伏则从8月9日开始,持续十天。2025年的三伏天共计三十天,初伏为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为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为8月9日至8月18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入伏时间相对较晚,这在我国传统习俗中有所体现。如果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在夏至后的25天到29天之间出现,那么就是“晚入伏”。民间有说法认为,“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意味着晚入伏的年份三伏天可能会特别炎热。

今年还出现了“秋包伏”的现象。立秋节气在末伏之前到来,整个三伏天被包含在立秋节气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就像是秋天包裹着伏天一样。民间有说法认为,“秋包伏,热得哭”,这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可能会异常炎热。

结合以上的分析,虽然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但根据民俗说法和今年的特殊气象特征,我们可以预见今年的三伏天将会非常炎热。具体的天气情况还需要关注天气预报。春日生活正在进行时,让我们一起做好防暑降准备吧!


2025年几号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