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梳理与整理:
本节课程将深入探讨两个要点:
一、阐述物理学的关系式中确定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及单位间的关系:
物理量是对物理学基本问题的反映,如力学中的质量、时间和长度被称为基本物理量。选定这些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我们称之为基本单位。例如,在力学中,我们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作为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则作为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与这些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导出量)的单位被称为导出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也确定了其单位关系。
二、深入探讨单位制与国际单位制:
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构成的。选择不同的物理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或者选择不同的基本单位,都可以构成不同的单位制。例如,历史上力学中曾出现过绝对单位制和重力单位制等。
不同的单位制在国际间的交流交往中会造成困扰。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制定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单位制,称为国际单位制(SI)。国际单位制的推广和应用,对全球计量科学的发展以及国际科技交流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细致解析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在力学领域,国际单位制涉及的基本物理量有长度、质量和时间。
对应的力学基本单位包括:长度的单位米(m),质量的单位千克(kg),时间的单位秒(s)。还有导出单位,如速度的单位米/秒(m/s),加速度的单位米/秒(m/s),力的单位牛(N,即kg•m/s)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议同学们牢记这七个基本单位,以便区分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四、探讨单位制在计算中的应用:
当问题中的已知量均采用同一单位制表示时,计算结果也将以同一单位制呈现。在进行计算时,如果采用同一单位制,则无需一一写出每个已知量的单位,只需在数字后注明正确的单位即可,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在高中阶段进行物理量计算时,务必采用国际单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