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已乘黄鹤去全诗欣赏

故人已乘黄鹤去全诗欣赏

关于诗与湖北的深刻联系

近日关于诗歌的讨论中,我们不得不强调一个事实:湖北,对于诗歌的意义非凡。在文学领域,湖北的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没有湖北,就没有诗。

湖北,古称为“荆楚”,是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与《楚辞》的交汇之地。尽管《诗经》是各地民歌的,但《楚辞》以其独特的魅力,席卷全国,塑造了一种地方文化特色。而这种特色的源头,就在湖北。

说到《楚辞》,我们必须提及其伟大的开创者屈原。这位湖北人不仅深受人们的敬仰,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楷模。历史上的文人骚客们对其赞誉有加:

司马迁赞其:“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李白称其:“屈平词赋悬日月”。

苏轼更是感叹:“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梁启超称屈原为“文学家的老祖宗”。

鲁迅认为屈原的影响甚至在《诗经》之上。

湖北,这块土地孕育了无数文学巨匠和他们的作品。我们背唐诗时熟悉的许多名句,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皆是出自湖北。湖北的山川景色与人文气息为唐诗提供了无数灵感和素材。特别是李白,他的诗作与湖北紧密相连,结发妻子是湖北安陆人,湖北亦是他长期漂泊之地,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不仅如此,宋朝的苏轼也与湖北有着深厚的联系。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也是在湖北创作的。苏轼还在湖北黄州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

湖北不仅孕育了众多诗人和他们的杰作,这片土地更是历代英才的地。孟浩然在此隐居,张三丰在此打太极,李时珍在此尝百草。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令人叹服。

诗歌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触动人的灵魂,激发人的斗志。正如屈原的那句“虽九死其犹未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让我们为这片孕育了无数诗歌和文化的土地加油——武汉加油、湖北加油!这片土地值得我们骄傲几千年。


故人已乘黄鹤去全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