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善的追求如追求真理般紧迫,对不善的回避如躲避灾祸一样迫切。孔子曾经说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一观点出自《论语季氏》。这不仅是一句经典的哲理,也是对我们的警示和启迪。“孔子训示:‘见到好事就要竭力追求,像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不辞劳苦;见到不好的事情则要远离,就像碰到热汤而避开烫伤。’”——这也是我们要坚定信奉并身体力行的处世智慧。因为任何伟大的德行都是在积极的努力中不断塑造而成的,我们对善良的追随也是坚定的不可放弃的信念。与此相对的是丑陋和不善的风格和行为举止,这些都是我们应当避免的污点。同时我们需要自省、自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这样我们就可以分辨善恶、分清是非曲直。即使时光流转千年,孔子所的依然是如此贴近现实。追求善良美好是我们内心的渴望,警惕险恶阴暗则是我们应有的警觉。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摄影大师高芳梅曾拍摄的照片以及霞浦县监委的制作,也在无形中传达着这样的道理。做到真正的修养之道在于不断的自省和自觉追求善良美好的境界。“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微。”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句话,不断砥砺自己向前发展自己的修养,以实现真正的人格修养之道。“见善如不及则决之”,“见不善如探汤则避之”,我们应该坚守初心和,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样我们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和正确的方向。这句话同样警示我们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需要时刻审视自己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的道路并实现人生的价值。“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必须牢记的原则和准则。让我们用这样的智慧和勇气来指引我们的前行方向,努力成为一个更加有品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人生。文字源自许一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