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敬佩的那个人——苏轼
他,进朝堂则能安天下,退隐山林则能享受自然之美。——题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最敬佩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他,是一位气宇轩昂的大文豪,身着子瞻的高帽,清瘦的脸庞配上秀气的长眉,尽显其神采。
因反对新法,苏轼自请外任至密州。那时的他,左手牵着黄狗,右手倚着苍鹰,豪气干云地说:“老夫聊发少年狂”。酒兴正浓时,他心怀报国热情,吟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是展现出他的英雄气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应有的风采。
经历“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至黄州。风雨中,他拄着青竹杖,踏着青芒鞋,即使衣裳湿透,也悠然自得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春风拂面,斜阳照山头,他感慨万分。面对碧水秋波,他道出一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潇洒自如和超凡脱俗实在令人敬佩。
在黄州城漏断人初静的夜晚,苏轼独自走在月光下,疏桐的淡晖让他不禁感叹:“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他以幽人自许,以孤鸿相比,道出心中的孤独和苦闷。在这失落彷徨的夜晚里,他冷眼看待黑暗社会,抒发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让人不禁对他心生敬佩,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他的旷达胸襟总是让人钦佩。
窗外的雨打在梧桐树上,苏轼执酒临窗,手中的文书伴随着夜色。尽管被贬至海南,忍受丧妻之痛,他也只是淡然一笑,任苦难、忧伤、惆怅来袭,却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来慰藉自己。他的诗词让苦闷的人生如三月的清风般轻逸潇洒……
在赤壁之下、黄州城中、明月之上,苏轼淡然一笑,风浅云淡,两袖清风,拂去人间的不羁。任凭时光流逝,他依然自得、旷达,演绎着旷达的人生。我敬佩他,不仅因为他的自得和旷达,更因为他的拳拳之心!在千年之后,他的形象依然矗立在人们心中,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