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葛》
那位采葛的女子,一日不见,仿佛隔了三个月那么久。她的身影,她的笑容,都深深印在我心中,一日的分别,似乎让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那位采萧的女子,一天未逢,就如同经历了三个秋天的漫长等待。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思念之情如同落叶纷飞,无法收拾。
那位采艾的女子,一日未见,我感如隔三年。艾草的清香依旧萦绕在鼻端,然而却少了她的身影。那份深深的思念,仿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点上方绿标,收听杏儿朗读的诗词,感受那份对情人的深深思念。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日不见,感觉就像隔了三个月啊!她的身影在思念中越来越模糊,却又越来越清晰。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未见,如同经历了三个秋季的等待。秋天的寂寥和思念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生凄凉。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日未遇,感觉就像三年未见。艾草的清香仍在,但缺少了她的陪伴,那份思念如同漫长的岁月。
注释:
采:采集。葛:蔓生植物,可食用或制纤维。萧:植物名,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艾:草本植物,用于治病或制艾绒灸病。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古诗。采葛、采萧、采艾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的场景,而男子则在其中表达了对情人的深深思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真实地反映了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
这首诗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的爱的呓语,更没有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足以见其感染力之强。
诗中的情感表达妙在语言悖理,从科学时间概念来看,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与“一日”等同显然是悖理的。从诗抒情角度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因为热恋中的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是独特的。一日之别,逐渐在他们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
来源:古诗精选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