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随着《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热播,滞留在大英博物馆的各国文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件来自古希腊的Vintage首饰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很多人看到这件首饰,可能会误以为它是LV的Monogram老花,但实际上,它是一件公元前650年至600年的纯金饰品,出土于土耳其西南、爱琴海东岸的塞尔丘克,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见证。
这件首饰的设计灵感源于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日本徽章的图形设计风格,与大唐紫檀木画槽琵琶上的纹样十分相似。琵琶上的六边花纹、四边花菱纹、圆形六瓣花,源于唐朝最流行的宝相花纹,也是经典的装饰纹样。LV的Monogram老花与其有着极高的相似性,无论是配色还是花纹的排列以及形态上都如出一辙。
除了LV,很多国际大牌的设计都能在传统纹样中找到影子。比如梵克雅宝的四叶草Alhambra系列首饰、纪梵希的logo、GUCCI的经典款老花、CELINE的双C纹章等,它们的设计灵感都与传统纹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纹样美学价值极高,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几何图形,都是东方艺术的审美选择。从夏朝到当代,传统纹样一直是我们文化的衣裳,是华夏文明的图腾。这些纹样不仅为我们的新中式创作提供灵感,更被国外设计借鉴,成为美学来源。
宝相花纹是最雍容华贵的纹样之一,它取百花之长,以莲花、牡丹、菊花等作为主体造型,呈现出一种圣洁、端庄的理想花型。民间有“宝相花,保平安”的寓意。回形纹是最古老的几何纹样之一,也是最早进入装饰领域的传统纹样之一。它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是南方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国际大牌的设计都能在文物里找到缩影。这些背后体现着传统纹样的美学价值,不仅是时尚界的灵感来源,更是我们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核。他们借鉴的只是东方美学的外在形式,真正的色调搭配、巧思排布以及深远意境等文化内核是模仿不来的。来自东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凝聚在纤细又曲折迂回的纹路里,始终引领着世界审美文化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