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冬季,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下雪的日子。漫天飞舞的雪花,像精灵般洒落人间,美丽得令人心醉神迷。雪落后,还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欢乐无比。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雪”字背后的故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雪”字的演变历程。甲骨文中,“雪”字的形象生动描绘了从天而降的羽绒状冰晶。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逐渐形成了我们如今所见的字形。
雪花拥有许多美丽的别名,如玉尘、琼花、玉龙、六出等。在广东省,由于雪的罕见,雪还有一个别致的名称——“犬狂”。这一别名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描述,他当时形容大雪覆盖岭南的景象,使得犬只疯狂吠叫。
雪在人们的眼中总是与美好相连,描述雪的词语也都充满了诗意。如白皑皑、粉妆玉砌、玉树琼枝等,都是对雪的美丽赞美。“雪上加霜”这个词语却是个例外,它比喻困境中的双重打击。
在农业领域,雪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雪能够冻死害虫,保护庄稼,因此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而在南方,人们则把冬雪看作是宝贝,春雪则相对不那么受欢迎。可见,下雪的时刻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不仅农民对雪有着深厚的情感,文人墨客们也喜爱雪,创作出了众多描绘雪的文学作品。
最大的雪,宛如燕山的大雪片,纷纷扬扬,宛如风吹落轩辕台的壮丽景象。最美的雪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景象。最富有童话色彩的是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的景象。最拟人的雪则是白雪嫌弃春色来得晚,穿越庭树化作飞花的景象。至于最浪漫的雪则是未若柳絮因风起,仿佛带着无尽的浪漫情怀。
下雪的时候虽然天寒地冻,路也不好走,但也因此催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程门立雪的故事中,宋代学生杨时在程颐家等待老师醒来,展现了对老师的敬爱与坚持。还有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坚持在雪中拜访诸葛亮,最终感动了诸葛亮并请其出山辅佐自己。孙康映雪则是一个刻苦读书的故事,孙康因家贫买不起灯油,利用大雪映出的光亮读书,最终成为饱学之士。
不仅如此,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对雪有着丰富的描写。小说现了大量的关于雪的描写和诗词文赋。其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描绘了贾府衰落的大结局。
雪花飘飘,带来了诗意和画意,也带来了无数关于雪的联想和想象。看到雪,你会想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在雪中寻找答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