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元节的来历与传统鬼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或七月半,是佛教中的盂兰盆节。传说在这一天,地府会放出所有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是新丧的人家,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拜孤魂野鬼。整个节日都是以祀鬼为中心,是中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消退,金风逐渐霏微渗入。夜晚,晚饭花、茉莉花混合着金银花残余的甜香,牵牛花、鸢萝花、丝瓜花、南瓜花等都趁着流萤明灭,悄然舒展出花蕊,只待黎明时竞相绽放。
全国各地的中元节习俗各异。
在山东省,长岛渔民用木板制成小船,贴上纸条或溺海者的牌位,装上食物、衣帽等,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放入海中。陕西省的临潼县则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河北省的泊头市和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江苏省的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焚化,仪征县则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称呼和姓名等。浙江省的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为施食。又有放路灯的习俗。山西省的永和县读书人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中元节屠羊赛神。河南省的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江西省的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广东省的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福建省的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须回家祭祖等。湖南省的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焚化纸包祭拜祖先等等。在湖北、广西等省的中元节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且富有深意。同时衍生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性习俗和传统民间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之意境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关于中元节的由来传说与的土地祭祖有关也与佛教的影响有关。创立了三宫神祗天宫、地宫和水宫与的传统节日相结合产生了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这三个重要的节日。佛教中的盂兰盆节则强调供养僧众和多做善事超脱先人孽提倡孝道之意境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心。在这一天人们通过祭祀活动祈求祖先和的庇佑和超脱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统的深刻内涵使人们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