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时间越短越重要,震中距离越远越安全

预警时间越短越重要,震中距离越远越安全

8月6日凌晨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了一次规模为5.5级的,而北京市的大部分地区也感受到了震感。这场突如其来的后,许多市民的手机上都收到了关于横波到达时间以及震中距离的预警信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息?为何不同地区收到的预警内容存在差异?收到后该如何紧急避险呢?

根据北京市局的介绍,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预警并不等同于预测,而是指一种警报。当你收到这样的预警信息时,意味着已经发生。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性波尚未到达某个区域时,迅速发出避险警报,给予人们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进行紧急处置和避难逃生,特别是对于特殊行业和公众更为重要。

在发生时,会产生两种主要的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的纵波,另一种是速度较慢但震动较大的横波。预警系统利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以及电磁波传播速度远快于波的原理,能够在捕捉到纵波后,迅速计算出参数和影响程度,从而在具有更大性的横波到达之前,对可能遭受和影响的地区发出警报。

据了解,京津冀地区的预警网已经建设完成。一旦发生性,预警网将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为目标区域的用户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预警也存在其局限性。例如,此次北京的部分市民收到的预警内容就有所不同,特别是关于横波到达时间和震中距离的时间显示存在差异。这是因为预警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该地区距离震中的远近。越接近震中的地区,预警时间相对越短。在震中附近,由于存在预警盲区,有时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几乎为零。

那么,北京地区发生多大震级的会触发预警呢?据北京台此前介绍,如果发生震级或烈度5度及以上的,会发布预警信息。收到预警信息的市民需要保持冷静,通过图片、灯光、声音、语音等多种方式正确辨识预警信息,并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

对色预警,意味着有性发生,预警终端所在地预估烈度达到7度及以上,这时需要采取紧急避险措施。而对于橙色预警,则意味着预警终端所在地的预估烈度为5度或6度,可能会有强烈的震感,需要适当地避震。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发生,不要慌张,应立即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采取合适的避险措施,并牢记正确的避震姿势:伏地、掩护、抓牢。

北京市局上午也发出提示:经初步分析研判,此次不会对北京地区的短期活动产生明显影响,且近期未出现明显短临异常。


预警时间越短越重要,震中距离越远越安全